数据分析
汇率心理关口前再次企稳 避险现状仍需引起关注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5期
作者:
编辑:靖立坤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一年之内第二次考验心理关口。前两个月,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上调2.6%,2月底一度升破6.70比1。3月和4月份,美元指数反弹,人民币汇率在逆周期因子支撑下高位震荡,到4月底较上年末上升2.0%。5月份,美元指数继续走强叠加市场消息面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境内外交易价先后跌破6.90比1,中间价单月下跌2.5%,一举抹去前4个月的所有升幅,市场上再掀“守7”还是“破7”之争。6月份,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回稳,交易价升破6.90比1,中间价上升0.4%。上半年累计下跌0.2%,月末收在6.8747比1,汇率“守7”第三次告捷(见图1)。
汇率震荡不改外汇收支平衡格局,衍生品交易提前卖出外汇是顺差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反映境内零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的银行即远期结售汇(含期权)合计顺差233亿美元,同比下降44%(见图2)。从交易构成看,即期结售汇为逆差3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138亿美元;银行代客远期净购汇未到期额较上年年底下降672亿美元,银行代客未到期期权delta敞口净购汇余额较上年年末上升67亿美元,这两项合计衍生品交易累计增加外汇供给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可见,若仅从即期结售汇判断总体外汇供求状况,很可能是南辕北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5月份人民币汇率急跌,但市场外汇供大于求的缺口环比扩大,表明市场决定不等于供求决定,汇率下跌不等于资本外流,当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还是中美经贸磋商进程反复造成的心理冲击。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