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2年第4期
总第442期 2022年02月15日出版
[刘继峰 缪慧]
当前,我国金融业反垄断执法面临新老问题交织的挑战,决策层需要在制度的系统性构建中,进一步把握执法机构权力的配置与约束、跨部门执法的协作与配合。
[张淑芬 尹振涛]
[柴志峰 吴炜旻 赵飞燕]
[郑孜青]
[韩伟]
[沈建光]
美联储加息不仅威胁到美国经济复苏,还可能在股市、房市、政府债务、新兴市场等方面引发金融风险。我国应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准备。
[谢亚轩]
多种迹象表明,是时候和以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为特征的“长期停滞”状态说再见了,而全球资本市场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大伟]
经过了对负面清单的多轮压减,我国在绝大多数行业实现了外资准入环节的国民待遇,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
[冯斌]
未来中国独董制度将会进一步发展,提升独董技能可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履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贾辉 鞠光]
投资者在海外矿业投资过程中应当重视满足东道国关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避免出现投资瑕疵。
[王凯宁 杨奇华]
创新商业银行出口信保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解决传统信保融资存在的问题,对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彧 彭湃]
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rcep协议的正式生效不仅为东盟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为中资银行区域业务深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张明]
根据不同交易背景的需要或各当事方的要求,实务中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的有效期条款复杂多样,担保人需要按照报文的使用规则并结合具体担保条款来填写相关栏位。
[陈璐]
银行亟待研究非居民账户及其交易中潜伏的洗钱风险及成因,结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合规管理实践,探索有效控制风险的对策。
[王鹏 梁鑫垚]
在资金端规模不断扩容和资产端结构持续转型的背景下,财富管理将迎来“黄金时代”。
[王增武]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下,税收的二次分配功能将发挥更大作用,个人、家庭、企业应在规范完税的基础上加强税务筹划,机构应更多围绕税务筹划开发产品、服务。
[张启迪]
黄金作为中长期内投资前景较好且安全度相对较高的金融产品,其投资价值日益显现。
[黄之光 黄杉 徐杨]
市场参与者应充分理解汇率风险中性内涵,坚持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提高套保原则下的外币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刘仁宾]
2022年以来,新兴市场货币走势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展望2022年全年,新兴市场货币仍面临一定的压力,风险不容忽视。
[伍戈 高童 俞涛 曹海巍]
[程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情感是第一生产关系。我想,这才是人类经济的时代纹理。
[庄晓玲]
银行审单人员应准确理解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银行实务,同时也要加强对与信用证密切相关的保险、航运、商品检验等领域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国际惯例规定的内涵并灵活运用。
[王丽 王丽华 王京]
开证行应以满足申请人要求为基准开立信用证,尽量避免在条款中随意添加申请人未要求的“管理性条款”,从而促进贸易结算顺利进行。
[武春蓉 程羽]
在保付加签业务中,代收行承担的风险较大,建议代收行加强面函审核,正确理解托收指示,对于不常见或不清楚的表述,及时发报与托收行确认澄清,避免引发歧义,造成损失。
[胡捷 陈懋豪]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需不断丰富并细化制裁风险的防范手段,在利用精准而规范的方式规避制裁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贸易金融工具的独立性与生命力。
[冯茜]
银行引导企业实践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需帮助企业厘清财务报表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科学认识和识别汇率风险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