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0年第14期
总第404期 2020年07月15日出版
[高海红]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已涵盖价值储藏、计价单位和交易媒介等重要职能。下一步,需顺应国际货币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水平。
[荣蓉 王亚亚 章蔓菁]
[荣蓉 王亚亚 章蔓菁]
[谢亚轩]
如果各国能注重汇率政策协调,则可能事半功倍,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停滞状态。
[沈建光]
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独具吸引力。但面对产业链外迁的现实风险,仍然要做好应对。
[张伟华]
不是只有大型交易才会有反垄断审查风险,只要会给相关市场竞争带来较大损害的交易,都存在反垄断审查的风险。
[郜天鹏]
相对中国矿业公司纷纷“走出去”的本世纪前十年,目前境外矿业投资政治风险呈上升趋势。
[赵亮]
如果企业在加工贸易转内销方面出现违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需承担与其违规情节相对应的涉税补缴责任,或涉案行政责任,甚至是涉案刑事责任。
[贾辉 鞠光]
西门子诉黄金置地案作为“非典型涉外因素仲裁案”体现了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支持当事人采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开放理念。
[谭海文]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绝不是低风险银行业务,国际银行业长期以来所发展出的业务模式,也并非完全无懈可击,因此需要银行对业务主要风险进行重新审视。
[黄俊]
对高风险贸易融资进行风险分类识别,既可明确不同情况下贸易融资的风险大小,也突出了不同情况下风险管理的重点,这对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将有所裨益。
[谢浴华 于慧 林成棋]
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的本质是债权转让。目前我国跨境资产转让的基础资产仍以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信贷资产为主,将从单一资产、本币资产起步,稳步推进。
[牛建军 汤志贤 袁小滨 王桂杰]
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自身当前授信审批模式是否已能全面覆盖各类贸易融资业务场景,再据此通过合理调整贸易融资业务授信审批模式来更好地服务于进出口企业,为国家“稳外贸”做出更大贡献。
[彭晗 佘非余 熊蓉]
当涉及修改所适用的相关国际惯例而寻求替代方案等时,银行及商业当事人应本着最大限度顺畅贸易进程的原则通力合作,促进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共同商议可行的计划和方案。
[肖楠]
当信用证要求提交正本运输单据时,信用证可以对交单期不做明确规定。如果信用证不做额外规定,则交单期默认为货物发运日之后的二十一个日历日内交单;如果信用证做了额外规定,则交单期以信用证规定为准。
[荣蓉 白琳]
跨境理财通有利于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自主投资、灵活配置资产的需求,促进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的便利化,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
[朱肖炜 刘东亮]
跨境理财通的落地,打通了港澳地区居民投资内地银行理财的渠道,将为港澳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也将给粤区银行带来更大的客群空间。
[谢浴华 陈华剑]
借鉴已经成熟或正在试点的qfii 、股票通、基金互认及债券通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和机制,“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有利于拓宽粤港澳居民跨市场资产配置的通道,共享大湾区发展的“红利”。
[任擎]
经过上半年的洗礼,下半年外汇市场或进入震荡中找寻方向的状态。在不同基本面因素的作用下,主要货币走势可能呈分化态势。
[栾稀]
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与货币财政政策的差异,对国债收益率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或加剧各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
[袁匡济 陈浩]
在全球经济有望带动大宗商品需求转好的背景下,各主要大宗商品在下半年整体具有上涨动力,具体行情则在基本面的阶段性差异下有所不同。
[潘圆圆]
[宗涛]
更深入地观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对于比较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内涵十分必要。
[陈静]
疫情带来的市场波动增加了境外投资估值中的不确定性。对此,收购方应根据目标公司所在国家和所处行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并需在具体估值工作中充分考虑疫情的影响。
[王永亮]
鉴于跨境电商相关税收政策的复杂性,企业可从商业身份、进出口方向以及纳税人身份三个视角来判断自身所处的税收地位,再据此厘清自身所对应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