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网 -艾牛棋牌

金融实务

高风险贸易融资信用风险防范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4期 作者:黄俊 编辑:韩英彤
对高风险贸易融资进行风险分类识别,既可明确不同情况下贸易融资的风险大小,也突出了不同情况下风险管理的重点,这对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将有所裨益。

高风险贸易融资(下文简称“高风险贸融”)一般指以下几种贸易融资产品:订单融资、打包贷款、出口押汇/代付(单证相符信用证项下除外)、授信开立进口信用证、进口保付及进口押汇/代付。这些高风险贸融的还款来源,既没有注入银行信用,也没有附加结构性增信措施,完全取决于商业信用,因而信用风险较高。随着近期贸易融资风险事件频发,高风险贸融的信用风险愈加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贸易融资的风险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如果对此不加区别,则既可能遗漏重要的风险点,也可能使一些本身风险可控的业务难以准入。有鉴于此,下文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和借款人所呈现的风险特征,对高风险贸融的信用风险进行更细致、有效的识别和划分,以期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从自偿性角度进行风险分析

高风险贸融的核心优势在于自偿性,即第一还款来源于天然的销售收入,第二还款来源才是借款人自有资金或其他担保措施,总体风险比流动资金贷款要低。但实际上,自偿性的落实需要条件,即货物确实已经销售,且销售回款不会被挪用。这就涉及到封闭管理、货物可监控、回款专款专用等问题。实务中并非所有高风险贸融品种在所有情况下都具备这些条件,其中,自偿性落实条件越不利的,信用风险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鉴此,有效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要对各种高风险贸融进行风险分类识别。本节将结合产品种类和借款人的行业,按照自偿性落实条件的情况进行风险分类识别。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注册
本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