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网 -艾牛棋牌

封面文章

能耗双控迈向碳排放双控的蝶变之旅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8期 作者:刘洋 薛天 杨红光 编辑:韩英彤
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加强统筹协调,以市场化机制推动能源革命和技术创新,以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在“双碳”战略目标提出来后,我国从以节能为核心的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向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转变的过程,本质上讲,是从把握能源使用入口管控型转向控制碳排放出口调节型的转变过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从政府角度来说,有利于统筹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工作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从企业角度来说,有助于推动企业自发进行能源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加速绿色技术研发创新和低碳产品中推广应用。

这是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主动求变

我国从1980年发布《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开始逐步确立能耗强度考核制度,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有效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坚持先立后破,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逐步转变,势必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绿色化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实行碳排放双控,意味着不仅要控制碳排放总量,还要尽量提高能源清洁度和碳排放效率,形成多向驱动新局面。以某制造业企业希望新增一条大规模数字化生产线为例,计划将该产线打造为全国生产效率领先的产品产线,从能耗双控角度考虑,企业新增的生产线虽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但增加了能源使用总量,该项目在申请报建过程中受能耗双控的约束存在因没有足够用能指标而无法批复建设的风险。但从碳排放双控角度考虑,企业新增的生产线因产线生产效率领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若该企业同时为该生产线配建足够规模的光伏发电设施、配备储能设备,柔性提供生产用电,在碳排放核算时可进行核减,从能耗增量变为碳排放减量,既为企业争取了发展空间,也为所在地碳达峰目标保留了增长空间,又间接促进了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注册
本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