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双控进一步释放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潜力
《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这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实际、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所作的重大制度创新。能耗双控政策作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重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在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和低碳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继续严格实施能耗双控政策不利于充分调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积极性,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可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释放绿色经济发展潜力。
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的比较
能耗双控指的是能源消耗总量以及强度双控制。能耗双控最早于十八届五中全会被提出,全称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一五”期间首次提出能耗总量下降目标,“十二五”期间提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并要求把落实情况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考评中;“十三五”期间能耗双控成为有效平衡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机制,并逐步建立了配套的指标分解机制和落实体系。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不仅加速淘汰了落后生产工艺与老化设备,倒逼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还有效减缓了能源的消耗速度。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水平显著下降,1980—202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79.7%,年均下降1.9%。
碳排放双控是指对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的控制。根据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在确保完成全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条件下,对于实际完成消纳量超过本区域激励性消纳责任权重对应消纳量的省级行政区域,超出激励性消纳责任权重部分的消纳量折算的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该区域能耗‘双控’考核”。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政策调整。我国确立碳排放双控的另一重要背景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涨1.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可再生能源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将持续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