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我国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改革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21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下阶段,在借鉴境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应坚持“打开的窗户不会关上”,构建“市场监管 对外开放 风险可控”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
金融衍生品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的重要金融工具。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推出外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产品,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但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开放程度较低等原因,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了大肆投机、操纵市场等问题,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较低的部分。当前,为适应我国构建高水平开放新体制的需要,应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支持境内主体通过境外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并吸引境外投资主体参与境内衍生品市场,以学习其先进的投资理念。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跨境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改革的路径,旨在为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我国跨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按跨境投资方向的不同,我国跨境金融衍生品市场可分为两类: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和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衍生品市场。总体来看,这两类市场在近几年都得到了稳步发展。
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