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swift报文格式升级应对
2018年11月swift信用证报文实现升级,下一步将会面对保函报文的升级。相对于信用证,保函报文升级更具创新性、复杂性和广泛性,并将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对此,与保函相关的商业银行和企业需要做出系统性应对。
基本情况
为适应全球经济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满足监管合规要求,提高报文自动化处理水平,改善客户体验,swift梳理了近年来对标准改进的需求,在多次征求用户意见后,启动了涵盖信用证和保函报文的升级改造项目。保函报文升级的核心,是将保函开立报文mt760由“半自由报文”升级为“格式化报文”,报文输入域将由7个拓展到68个,以实现对保函关键要素和条款的格式化拆解。这将对银行实务操作、客户合作甚至前端基础合同环节产生重大影响。此外,还将新增6个保函相关报文:mt761,用于显示保函开立报文的延长报文;mt765,用于发送索偿报文;mt775,用于显示保函修改报文的延长报文;mt785,用于发送不再延长保函效期的通知;mt786,用于发送索偿拒付报文;mt787,用于答复是否接受保函修改,格式化自由报文mt759用于发送基于信用证、保函、备用证等基础交易的自由报文,也用于开立、修改从属性保函。
swift报文的升级,需要同时满足网络监察规则、报文使用规则和报文使用原则三方面的要求。网络监察规则是指可直接从系统中获取,将逻辑映射关系做成网络映射规则,完成栏位及内容间的自动映射。比如,当23b效期栏位选择fix(固定失效日)时,自动跳出31b栏位,该栏位必须输入一个具体日期,该规则由系统硬性控制。报文使用规则需要操作人员熟知并按照此规则来对报文进行操作。对此部分内容,系统没有硬性控制,比如,对转开保函,需启用sequence c部分来录入主保函内容,以及77u和77l中录入的内容不得与固定栏位重复或冲突等,系统均无法做到硬性控制,需要根据报文使用规则由操作人员自行掌握。报文使用原则,虽未在swift手册中加以明确,但以下三个主要主要原则需要在报文使用中遵守,即一份报文中的各栏位不得相互冲突、各栏位内容不得重复、要使用专门的报文种类与对应的报文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