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2年第24期
总第462期 2022年12月15日出版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第二批试点启动,进一步契合了中资跨国公司全球化进程中的跨境资金统筹使用需要,不仅促使企业跨境资金集中管理效率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操作优化...
[王亚亚 蔡正坤]
[荣蓉 王亚亚]
[司春晓 兰云 程弘毅]
[曾愫 郭明]
[张朝晖 王凯]
[张明]
预计在2023年乃至之后的2—3年,全球滞胀格局将会持续,这对宏观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市场投资者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管清友]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重挑战,但我们已经储备了不少应对措施,特别是从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中可以看到不少积极的政策信号。
[张一婷]
虽然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是我国吸引外资依然呈现出规模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优质项目不断增多、营商环境愈加开放、外企信心长期向好五大趋势。
[高奥]
2022年,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双双缩减,并呈现出融资成本上升、融资主体行业分化、信用评级无评级居多、平均期限缩短等特征。
[万军 王永中]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变局等因素的冲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依然彰显强大韧性,正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王凯宁 杨奇华]
商业银行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去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持续增强电商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波动的能力,切实助力“六稳”“六保”。
[郑创新]
由于海运行业涉及的环节和主体多、单据繁杂,特殊时期交易主体对时效性要求极高,强化银行真实性审核不能依赖于银行对单笔业务单据的单一审核,应从展业三原则出发,深入了解客户及业务本身。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银行可结合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实践,探索碳排放权质押支持境外平台跨境融资模式,助力“走出去”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和低碳转型发展。
[徐珺]
银行应密切关注贸易金融及供应链金融的国际规则发展动态,积极学习借鉴,并关注实体经济诉求,主动提出规则制定动议、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促进贸易金融及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赋能我国跨境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李鲁锋]
银行业务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明晰信用证软条款及卖方强势条款,了解这些条款将会给受益人、申请人和开证行带来何种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相关风险。
[刘天永]
在全球税收透明化的新监管形势下,国内高净值人群面临的税收监管趋严,利用离岸信托避税面临较大法律风险,离岸信托税务合规道阻且长。
[黄晓旭 董翠华]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受投资标的行情影响,将是未来的常态,但从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看,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刘仁宾]
2022年,在美联储快速加息、俄乌冲突影响外溢、全球经济前景不断走弱的背景下,美元明显走强,非美货币普遍走弱。
[张笑梅]
2022年,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普遍上涨,国债期限利差走平甚至倒挂,其背后是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肖磊 章骁俊 袁匡济]
在不同基本面形势和多重宏观影响因素的差异化作用下,2022年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价格走势有所分化。
美元持续疲软。11月,受美国10月通胀数据超预期降温、美联储加息步伐有望放缓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usdx)延续回落态势,月末收于105.9765,全月贬值5.04%,为年内最大月度跌幅。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11月美元
[程实]
走向风云诡谲的2023年,无论性别,无论国籍,无论年纪,我们都需要“男儿当入樽”的那股气势和精气神。
[薛键]
国内信用证融资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授信业务,必须由融资提供行对整体的业务背景、客户情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尽职调查,不可因信用证的独立性而免除对于提供融资的银行审慎经营的要求。
[孟凡辉 宫延新]
未来,跨境电商领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跨境电商带来的丰厚回报对中国卖家的吸引力将会激发更多的创新模式。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融资产品,以金融资源扶持中国跨境卖家茁壮成长。
[吴著煜]
统一授信模式和委托监管模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场景适用及可推广层面各有优劣,建议商业银行可分阶段灵活推进统一授信模式及委托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