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两次应对美西方制裁的启示与借鉴
2022年乌克兰危机,是继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美西方国家对俄实施的又一次手段全、范围广、影响大的经济金融联合制裁。制裁与反制裁博弈中,制裁的打击能力取决于双方利益牵扯的广度和深度,当一方握有更多利益筹码时,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制裁效果,且利益格局很难在中短期改变。但是,一国被制裁后的应对效果,可以通过前置准备得到有效提升。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主动推进若干改革,部分措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俄罗斯较快稳定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美西方制裁严重冲击俄经济金融体系
克里米亚危机是美西方对俄制裁的“分界点”。本世纪以来美俄关系逐步紧张,美开始频繁使用制裁手段打击俄罗斯。以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为“分界点”,2014年之前美对俄因浓缩铀协定、民主人权等问题实施专向性制裁,在特定范围产生影响;克里米亚危机中,美出台多个总统令、部门指令以及针对性法案,与欧盟联手对俄施加系统化经济金融制裁。本次联合制裁中,俄罗斯个人、金融机构和其他法人主体等均受到贸易金融方面的限制,特定个人和机构还面临资产冻结;同时,美西方多次威胁将俄罗斯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但swift系统内部认为此举“侵犯会员权利,损害相关方利益”,最终没有采取行动。总的看,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美西方动用了除央行资产冻结、踢出swift系统之外的所有制裁手段。
为应对美西方制裁,俄出台了一些紧急反制和救助措施。反制措施方面,主要是对美特定官员反制裁和禁止部分产品进口。一是2014年3月20日,俄外交部对9名美国官员和议员实施相应的制裁;二是同年8月,俄政府宣布未来一年内,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的部分食品。救助措施方面,一是俄央行在2014年进行6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5.5%上调至17%;二是增加外汇供给,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动用了约1/3的外汇储备;三是鼓励资本回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4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对回流俄罗斯的资金实施三年“豁免权”,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四是购买本国金融机构新发行债券,弥补资金缺口,并出台政策性举措帮助特定金融机构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