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天地
履约保函欺诈案例剖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1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申请人在申请开立保函前应对受益人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关注其资信情况,了解其是否有保函相关的纠纷,是否被当地政府大额罚款,公司内部管理是否存在问题等,如果存在保函索赔纠纷或失信情况,应谨慎申请开立保函。
独立保函作为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其“见索即付”的特点可以保证受益人及时获得赔付。企业和担保银行在开立独立保函时,应对受益人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谨慎审核保函条款,防范保函索赔可能存在的风险。
案例背景
我国a银行开立一笔反担保函,要求m国b银行作为担保行开立履约保函,申请人为国内l公司,受益人为m国g公司。
主保函规定“收到你方索赔,表明承包商违反合同项下的义务,无需证明你方索赔的事实根据,担保行将进行赔付。本保函遵循《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dg458),urdg458第20条(a)(ii)款被排除”。反担保函规定“收到你行发送的加押报文,表明你行收到相符索赔,我行将进行赔付。本保函遵循urdg458,urdg458第20条(b)款被排除”。主保函与反担保函均未规定适用法律,且均规定固定到期日。反担保函到期日为主保函到期日后30天。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