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重估的出口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8期
作者:
编辑:张美思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期间,我国出口曾大放异彩。随着疫情逐渐褪去,这种态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入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弱势未改,叠加近期海外金融风险发酵,我国外贸是否有加速回落的可能?出口竞争力是否削弱?这些都将影响我国经济的修复进程。
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生产率先恢复,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迅速抬升;疫情褪去,份额仍在高位徘徊。尽管疫情后各国供应链修复,但我国外贸订单具有一定粘性。整体看,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疫后“回吐”的速度较疫时“上涨”更慢(见图1)。2023年以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量虽有回落,但仍显著高于海外其他国家。
从我国对不同国家(地区)出口的形势看,自中美经贸摩擦以来,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份额持续下降,其中美国对我国打压政策越集中的领域(如机械设备等),降幅越大。但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份额稳中有升。此外,我国与周边经济体的产业协同关系短期不易被打破,向东南亚的出口中近50%为中间品,能部分实现“转出口”(见图2)。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