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危”与“机”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8期
作者: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25年,但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从泰铢失守到港币阻击战、从东南亚局部危机到俄罗斯和拉美货币危机的连锁反应...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25年,但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从泰铢失守到港币阻击战、从东南亚局部危机到俄罗斯和拉美货币危机的连锁反应,亚洲新兴市场经历了一场自二战以来最大的金融经济危机,影响深远。其中,一些矛盾有所改善,危机推动改革和进步,最终化危为机;还有些矛盾依然根深蒂固,周而复始影响新兴市场国家乃至全球经济格局。只有深刻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内涵,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历史的重演。
管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到恶化,不同因素的主导作用不尽相同,传导链条大致表现为基本面缺陷和政策失误埋下危机的种子,外部因素突变和国际资本兴风作浪引爆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既有传统货币危机的基本要素,又有亚洲地区的特殊性,同时也是一场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经典案例。虽然亚洲危机国家的宏观基本面有瑕疵,但不至于严重到引发一场最终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imf,1999)。在此,笔者归纳为七方面的因素。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