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构建服务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框架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5期
作者:
编辑:章蔓菁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在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针对当前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存在的正向激励措施不足、违规惩戒作用较弱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微观监管方式,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向更深层次发展。
服务贸易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亟需外汇管理精准施策,但现行服务贸易监测管理体系存在着正向激励措施不足、违规惩戒作用较弱等问题。
其一,《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下称《指引》)规定,单笔等值5万美元(含)以下的服务贸易,原则上可不审核交易单证,而这其中并未根据企业诚信合规程度实施差异化的审单政策,“越合规,越便利”的导向传递不足,正向激励效果较弱。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