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网 -艾牛棋牌

外汇管理实践

对外汇管理中应用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的探索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宏燕 王仁玉 编辑:吴梦晗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对金融监管的高度重视,由此也引发了金融监管部门对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宏观审慎监管信息搜集效率的深入思考,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应运而生。在二十国集团(g20)的支持下,2013年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推动建设了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体系(legal entity identifier,下称“lei”)。lei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7442标准为全球法人机构分配的唯一识别编码,可以有效加强对全球范围内法人身份的识别,为各国宏观审慎管理部门监控和分析系统性风险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lei对完善我国外汇市场“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lei编码的国内外的实践

自2013年启动以来,全球lei体系完成了从临时阶段到正式阶段的过渡,已按照预先设计的三层架构——监管委员会、中央运行系统和本地系统——进行运作。目前全球共有超过30个国家建成了本地系统,开始发行lei编码。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球lei总用户数从2014年的33万增加到156万。从国别进展来看,由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作为最先提供lei编码服务的国家,金融体系较为发达,且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强制要求,因此编码数量占比较高,超过1/3。随着全球lei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也在跟进lei编码的应用。lei编码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将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基于全球lei体系的发展形势,并考虑到融入该体系对我国的影响和价值,人民银行作为我国lei体系的发起方,自2013年起,就推动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金标委”)加快本地系统的建设,启动了系统开发建设工作。lei体系中国本地系统(leicn)于2014年8月正式运行,由金标委负责运营和管理,同时启动了lei编码的国内注册工作。2014年10月,我国本地系统成功通过国际互认,标志着所发lei编码(leicn)得到了全球认可。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已发放1.3万余个lei编码。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注册
本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