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1年第18期
总第432期 2021年09月15日出版
[郭晶玮 李金佶]
结合相关国家/地区的反制裁经验教训,面对美国对外制裁不断升级的形势,我国应在用好现有的反制手段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反制裁细化举措。
[尹云霞 赵何璇 康英杰]
[周郁 谭家成]
[罗绍琴 戚凯]
[张明]
虽然我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但受去年基期效应的影响,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
[管清友]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新三板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梁冬]
中小出口企业可积极借助“银政保”三方的力量,依靠信保公司详实的境外买方调查报告,借助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查询登记功能和海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核对报关单功能,打消商业银行提供保单融资服务的顾虑。
[刘新宇 郭欢]
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从获取关键物项的角度还是从供应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来看,企业都应对自身供应链安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汪灵罡]
自贸区债券定位为在岸的离岸市场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发展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也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投资。
[贾辉]
是否明知存在政策变更风险仍要进行投资,对于发生跨境投资纠纷时的责任归属认定极为重要。因此,跨境投资企业应当注意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法律框架进行尽职调查。
[王凯宁 杨奇华]
银行应建立起覆盖跨境电商支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履行尽职审查义务,积极防控跨境资金流动与反洗钱等风险。
[宫延新 刘培恰 沈艳艳]
市场采购作为普惠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外贸出口的同时,将使更多个体经营者受益。
[冯茜]
银行应扩大代客外汇业务服务的覆盖面,提升汇率避险服务的专业度,帮助企业树立成熟的外汇风险管理理念,科学应对汇率涨跌,促进外汇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斌]
银行要深入分析企业在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的各种需求场景,推进产品开发和保值方案定制,不断丰富线上套期保值工具,满足各类企业的保值需要。
[郑薇]
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市场主体需求,着眼政策传导质量,提升改革综合效能,不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陆晓明]
美联储的决策风格越来越倾向于放弃规则,回归相机抉择。其特征是不注重预期数据和先发制人的逆势行动,更注重实际发生的数据。
[程娇 石彦欣]
企业应积极关注主要国家和地区的libor改革进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外币贸易融资所受到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制定有序详尽的应对计划,以保证基准利率切换平稳过渡。
[金霭君]
开证行在开立板期信用证时,如发现申请书中包含纽约假日条款,应灵活变通并考虑周全,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信用证条款。
[乔永远 孔祥 吕爽]
esg投资策略在于可实现增加社会影响力和满足财务回报要求的双重目标。
[陈雪花]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长期发展理念。银行理财投资于该领域,可将资金应用于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实现各家银行产品的差异化。
[王彬]
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较为有限,或将呈高位震荡态势。
[刘猛 苏阳]
未来可能有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加入加息阵营,其货币将在利差的驱动下短时间内走强,但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其经济基本面的整体情况。
[宗涛]
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取决于经济中的所有权结构、收益率分布、市场摩擦、转轨因素等异质性和专用性条件。
[胡捷]
国际商会通过各项文件和意见对实务进行及时指导已逐步成为常态。我国商业银行应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向国际商会反馈良好操作和可行建议,成为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的践行人。
[章印 曹远波]
保付加签对银行的专业性和时效性要求都非常高,如果对保付不了解或出现误操作,都会阻碍业务的正常进行,甚至给银行带来风险。
[梁柏谦 刘萃军]
银行业务人员应加强对保险业惯例及实务的学习及了解,增强风险控制意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胡子娴]
银行应该充分理解isbp745第a24款和a25款的内涵,合理运用“实质相符”的原则,真正发挥好信用证作为付款工具的作用。
[付必茂 蒋燕 江瑞林]
财务公司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可支持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完善全球财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