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0年第2期
总第392期 2020年01月18日出版
[管涛]
[沈建光]
中美经贸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自美国进口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
[谢亚轩]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相关内容,将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尤其是国际收支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王永中 王雪婷]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国制造业企业外迁步伐的加快,绿地投资将有望维持稳定;而跨境并购投资则由于中国能源转型的加快和欧美国家对外国资本的严格设限,规模有可能继续下滑。
[张伟华]
2020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将继续前行,传统的资源型并购、产业升级驱动型并购,以及与中国市场有协同效应的并购,均将保持活跃。
[艾仁智 李为峰 张正一 ]
展望2020年,中资美元债仍处在集中到期的高峰期,但整体风险相对可控。发行主体需进一步强化外债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对境内外市场的合理有效利用。
[蔡伟年 王烨 王纪林]
展望2020年,低税地出台的经济实质法案、欧盟强制披露制度的实施以及中国香港出台的转让定价规则等税收政策,将对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持续产生影响。
[阎之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信用证也需要居安思危与推陈出新。
[王桂杰 吴志琛]
虽然保函价值的充分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中国的市场将在锤炼中愈发成熟,保函也必然会在其中大放异彩。
[段向丽 付景璋]
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多元发展,方得始终。2020年的福费廷业务,前景可期。
[涂启明]
制裁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手段。2020年的美国制裁,我们依旧需要高度重视。
[徐奇渊]
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三个重点领域的补短板、强弱项,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各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利于找到供给和需求的契合点。
[张瑜]
2020年的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货币政策则依然维持稳健。但财政政策的重点更关注“增效”,而货币政策的重点则仍聚焦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周景彤 李义举]
2020年,我国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突出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和回归本源的特征。
[张明 郭子睿]
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前推动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京三角在中探索制度改革路径,中三角和西三角在后承接产业转移。五大城市群形成阶梯发展的雁型模式,将成为未来引领中国经济的五大增长极。
[钟伟 徐高 冯维江]
[赵雪情]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国际货币秩序与全球外汇市场正处于变化之中。当前,人民币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均在全球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方斐]
银行应积极运用政策红利与平台系统,不断丰富跨境融资模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汤志贤]
商业银行应通过改进自身产品及系统设计,推动完善配套性政策制度,促进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
[张晓萌]
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让银行看到了新的业务领域,银行由此可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跨境服务。
[谢浴华 于慧 林成棋]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助力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应积极研究和探索金融创新的“点、线、面”,把握好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的发展机遇。
[顾佳]
开证行应认识到,ucp已经是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规则,因此对规则的排除或修改即使确有必要,也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潘玉菡]
银行对代建制履约保函的风险管控,需要在业务办理前后的审查与管理中做更多考虑。
[王增武]
展望2020年的财富管理市场,可以用监管政策深化统一、市场发展开放集中、机构展业竞合错位、产品市场防范投诉、客户需求做好风控这五个关键词来加以概括。
[涂敏]
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所确立的监管格局下,银行理财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回归本源,由“大资管”走向“真资管”。
[刘亦千 池云飞]
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高波动的环境中,资产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基金组合投资是当前实现资产配置目标最便捷、最普遍的应用方式。
[王彬]
在2020年全球经济形势谨慎乐观、美元指数上行动力转弱的大背景下,三大商品货币整体上将进入小幅回升的通道;但基于基本面形势的差异,走势或略有分化。
[田园]
综合长短端美债收益率的形势看,2020年美债收益率或呈现小幅波动下行态势,且收益率曲线或更加平缓,不会出现形态反转。
[崔晓敏]
[伍戈 高莉 文若愚 刘舸帆 窦子豪 杜欣]
[宗涛]
中国之所以增长得更好,不仅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还倚重于经济增长的其他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