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研究
阿根廷“货币替代”现象研究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5期
作者:
编辑:张美思
历史上,在持续高通胀下,阿根廷市场主体普遍对本币丧失信任,国内始终存在货币替代。当前,阿根廷深陷“高通胀-高货币替代”恶性循环,未来前景值得关注。
2023年12月10日,提出“废除本币、全面使用美元”等激进纲领的哈维尔·米莱宣布就职阿根廷新一任总统,称将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带领阿根廷走出泥潭。2024年2月7日,米莱表示,阿根廷在2024年不太可能实现经济“美元化”,并称这是一个需要一些时间的过程,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步。截至2024年2月末,阿根廷尚未在“美元化”方面推出明确的政策方案。历史上,在持续高通胀下,阿根廷市场主体普遍对本币丧失信任,国内始终存在货币替代。现阶段,阿根廷深陷“高通胀-高货币替代”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也陷入长期停滞。阿根廷的经济悲剧表明,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及充足的市场信心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历史上阿根廷存在货币替代但程度受限
货币替代是指在一国货币流通领域,外币替代本币被广泛使用,表现为货币供应量中外币占比高,其本质上是广义的“美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阿根廷长期恶性通胀弱化了本国民众对本币的信任,加之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快速放松外汇管制,市场主体“用脚投票”更多持有币值稳定的美元,至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货币替代不断加深。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