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国际贸易新趋势与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应对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7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世界货币存在返程投资市场,金融交易规模远大于贸易结算规模;畅通人民币货币回流路径、以国债为载体是大国货币发展的必要环节。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背景下,我国出口结构呈现区域型调整,东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笔者对贸易数据变化进行归因判断,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进行特征总结;在此基础上,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内人民币国际化为研究命题,在评价国际货币贸易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结算货币-计价货币-储备货币”最优路径的实现策略。
趋势观察:数据归因判断与出口结构新变化
归因判断:全球需求乏力影响中国贸易出口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7月中国出口总金额同比增速为-14.5%,该贸易指标前四个月有增有降(分别为14.8%、8.5%、-7.5%、-12.4%,见图1)。同时,国际金融协会(iif)模型预测也出现了较悲观的判断:中国2023年的贸易出口将下滑1%。审视影响出口的因素,笔者归因研究认为:短期贸易数据的不理想并非中国经济的内生因素造成,全球市场需求下降是关键的显性影响外因。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