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商业银行推进国际基准利率转换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期
作者:
编辑:白琳
面对libor等国际基准利率体系变革,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后续转换工作还将持续推进。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案揭开了全球国际基准利率转换的序幕,各国监管机构及行业组织陆续明确了相关币种和产品的转换规则。在人民银行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国际基准利率转换情况
2012年6月,英国巴克莱银行被爆涉嫌操纵libor利率,此后全球金融体系爆发一系列libor操纵案,暴露出libor报价机制存在严重缺陷。2017年7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自2021年底起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进行报价。libor公允性大打折扣,无法继续承担全球定价基准的重任。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已完成替代基准利率的遴选工作,多数采用无风险基准利率(rfrs)作为libor的替代基准(见附表)。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