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双碳”目标下的esg投资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良好的esg投资生态需要监管方、出资方、资产管理机构和第三方服务商的共同建设。对标“双碳”目标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和机制,有望推动esg投资步入稳定发展的快速轨道。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投资是指在传统投资的基础上,加入对投资对象环境、社会和治理情况的考量,与可持续金融、低碳金融、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等概念有所交叉、相互促进。esg概念自2004年在联合国报告中首次出现以来,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实践运用,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un pri)的推动下,esg投资理念逐渐主流化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esg投资现状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gsia)的数据,全球esg投资规模已从2014年的18.3万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0.7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总量的33%。2016—2018年的esg投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比传统投资年复合增长率3%超出13%。其中欧洲和美国esg投资分别为14.1万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占市场主要份额。
中国的esg投资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速惊人。得益于中国近几年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全球领先的成效,esg逐渐被市场理解、接纳和推广运用。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内地已有77家金融机构签署加入un pri。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