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效应研判
量化监控:消除新兴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恐慌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7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从流量观测和影响测度两个视角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存在异质性股债效应,新兴市场中长期处于跨境资金净流入;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存在长期性,影响的强弱变化具有阶段性的时变特征。
目前,经济指标向好是否会驱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是市场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新兴市场跨境资金流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历史回测,从流量观测和影响测度两个视角进行研判,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市场观点:货币政策正常化与资金逃逸的恐慌预期逻辑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国央行推行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刺激急速衰退的经济。随着经济数据逐步向好,美联储议息会议已经出现了鹰派调整的迹象。未来,如美联储官员达成紧缩货币政策的共识,新一轮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拉开实质性的序幕。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通过了四轮量化宽松计划。随着美国经济回归正轨,在经济与就业数据改善后,美联储实施了三阶段(结束qe 加息 缩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操作。整个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相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期更长,从2013年5月公布缩减qe意向,直到2019年8月,美联储才宣布缩表计划结束(见表1)。其间,加息幅度超过200bp以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由4.5万亿美元缩减到3.8万亿美元。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