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改革
探索银行对外债权“双支柱”管理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9期
作者:
编辑:章蔓菁
未来,可从理顺监管机制、促进本外币协同管理和加强统计监测三方面强化对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同时,以相关风险指标为抓手,完善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微观监管。
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稳步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本文在梳理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管理架构和实证分析结果,就构建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的管理框架给出相应建议。
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银行对外债权是境内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实务中,银行对外债权往往涉及存款、贷款、债务证券、其他债权等多项业务。目前,业内尚未就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具体内涵达成统一界定。本文参考《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表》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按“我国银行业存放境外的存款或对非居民发放的贷款”(下称“存贷款”)和“我国银行业持有的非居民发行的债券类投资产品”(下称“债券资产”)的口径,对我国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