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专题
探索“信息采集 外汇微观监管”的管理框架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9期
作者:
编辑:靖立坤
“信息采集 外汇微观监管”是一种集信息采集与外汇微观监管于一体的监管思路。其出发点在于信息采集,中间环节为信息加工整合,最终落脚点在于外汇微观监管。
党的十九大以来,外汇局始终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基于近年应对外汇市场高强度冲击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宏观审慎政策立足于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微观监管则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保持执法标准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外汇微观监管作为外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外汇市场秩序的有力保障。从本质上讲,微观监管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对信息的全面采集、深度挖掘、综合利用的基础之上。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外汇微观监管对信息采集的依存度显著提高。然而,现实场景中信息量大而分散,不断加快的金融科技创新也让信息变得更为隐蔽、复杂,加之信息不对称性的客观存在,外汇微观监管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制约。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探索“信息采集 外汇微观监管”框架的构建与应用,夯实信息采集基础,加大数据挖掘利用,破解外汇微观监管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升外汇微观监管能力。
“信息采集 外汇微观监管”的内部逻辑
“信息采集 外汇微观监管”是一种集信息采集与外汇微观监管于一体的监管思路。其出发点在于信息采集,中间环节为信息加工整合,最终落脚点在于外汇微观监管。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