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改革进程中中国的原则与立场
呼吁wto改革的声音由来已久。自其成立以来,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wto改革始终是其成员国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全球贸易格局出现调整,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逆全球化逐渐形成一股逆流,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多哈回合谈判屡遭挫折并最终失败。美国因不满wto而屡屡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使得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扬言wto规则不改善则“退群”。在上述背景下,wto在决策不利、效率不高、监管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世贸组织成员国对wto职能的信任度降低。面对这一局面,wto亟需推动改革,促进现代化,以适应目前全球贸易发展的现状并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成员国各方态度不一
近期,wto中的主要发达国家成员在改革一事上动作频频。2018年9月,加拿大发布白皮书,概述了2018年10月的wto改革会议主旨和改革方向建议。9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更具体的概念文件《世界贸易组织现代化》(wto modernization),针对wto改革这一议题提出了现代化改革设想,重点是提高贸易透明度,改革补贴和国有企业方面的规则,制定新规则以解决服务和投资壁垒,促进成员之间竞争环境的公平化。9月25日,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部长在纽约举行会晤,就wto改革联合提案达成一致,并于会后发布三方声明,呼吁监督改革,更新有关发展中国家地位自我定位的规则,并对强制性技术转让、工业补贴和国有企业以及其他“非市场化的第三国政策和做法”表示了关切。10月,世贸组织十二个成员国贸易部长和欧盟代表在加拿大举行了多边会议,各国代表针对改革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尽管多个成员国提出要对wto进行改革,但他们对wto秉持的态度和提出的改革领域、改革措施并不完全一致,其措施建议一旦落实,对各成员的影响也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