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3年第9期
总第471期 2023年05月01日出版
[钟正生 范城恺]
未来,美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在于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机构产生的直接压力、相对处于监管盲区的影子银行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反馈。
[栾稀]
[谭小芬 王欣康]
[许坤 姚一旻]
[王家强]
[陈之为]
[陆晓明]
货币政策紧缩、金融条件收紧以及以库存调整为主的商业周期波动是当前美国经济周期的驱动因素,影响具有广泛性。而不同领域和板块受到影响的差异化态势造成了美国经济的序贯式局部衰退。
[张冲 张明]
目前影响我国出口增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外部需求、基期效应和出口政策。如果美联储加息没有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202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n型”波动上升发展态势。
[胡小璠 林鑫璐]
国际清算银行警示,全球外汇掉期、远期和货币掉期合约存在大规模美元债务“盲区”。针对此类隐性美元债务风险,主要的应对之策是美联储与各国央行间建立货币互换。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吕昊旻 赵雪情]
近年来,全球跨境支付既呈现市场规模、结构特征、支付模式的变化,也面临成本高、速度慢、访问受限和透明度不足的现实挑战...
[张誉馨]
俄罗斯的反制裁举措较短时间内平复了国内经济波动,但未来长期效果可能减弱,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基本面现状及美西方制裁的持续影响将对俄罗斯经济和政策前景构成限制。
[付英俊]
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对我国商业银行至少有四点启示:一是提升客群与行业选择能力;二是增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三是关注流动性风险新变量;四是重视声誉风险管理。
[孙杰]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急功近利,意欲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保证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
[方号]
美联储在抗通胀与防金融风险之间的政策“两难”加大了美元利率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应审慎看待未来美债收益率走势,预设各种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李雯钊]
在防范国际工程项目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潜在风险的基础上,银行应从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出发,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阮玉]
在银行层面,受到出口商委托的托收行,应当作为善意当事人,谨慎行事。在开展业务之前,银行应当对委托方的贸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包括调查其贸易类型、交易对手的身份和所在国家等。
[高占军 卡门·莱因哈特]
[邓苑菁 张林蕾 陈惠敏]
从我国经常账户差额历史变动特点及走势看,贸易竞争力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内生驱动力,中长期来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基础仍然稳固。
[邓静远 康巧灵]
2022年,全球经常账户延续了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趋势,失衡程度进一步扩大。展望未来,随着驱动经常账户向平衡方向演进的因素更加强劲,全球经常账户差额占比预计将收窄。
[朱斌 王淼 张建伟]
2022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跨境直接投资规模有所下滑。展望2023年,多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交织或将继续促使全球跨境直接投资走弱、结构分化延续。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课题组]
在地缘政治风险、通胀压力以及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跨境证券投资总体流动规模有所收缩,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股票、债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呈现分化。
[黄叶苨 葛一凡]
未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转向、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仍将是影响其他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