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1年第16期
总第430期 2021年08月15日出版
[谭小芬 王煜茜]
在a股市场尚未成熟完善之际,境外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中资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时间变迁,当初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
[郑孜青]
[廖凡]
[孙昊天 蔡昌盛 郑兆江 肖斌]
[钟源宇]
[沈建光]
预计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全球通胀中枢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高位。
[谢亚轩]
预计美联储仍将强调就业,坚持通胀的临时性,更为突出大宗商品涨价的负面供给冲击作用,避免讨论资产价格,更不会采取实质性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措施。
[姚文婷]
对“走出去”的优质中资企业来说,通过发行“沪伦通”gdr,可进一步丰富公司境外融资渠道。
[刘华芹]
为了更好地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需要转变以往只注重项目合作的观念,将项目合作与投资机制协调同步推进,为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赵雪情 瞿锴]
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相继修订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通胀目标,或引领其他央行开始重新评估政策框架及货币政策工具。
[方斯琦 杨子荣]
二季度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但年内其仍有反弹的可能。其具体走势将取决于美国就业、通胀等经济形势的综合作用结果。
[周学智]
[程实]
屏蔽一切虚荣的幻象,真正让我们敢爱的,永远是正确的事,永远是国家所需、人民所想,以及阳光投射的那些方向。
[潘颖]
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有“全口径”模式下,结合自身银行特点和客户需求,更好地为客户设计不同模式的跨境融资新模式,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杨飏]
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这一新型跨境金融交易,可以更好地为实体企业服务,提升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
[胡坤 李潇潇]
银行应充分发挥外币贷款信贷规模充裕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外币流贷应用场景,加大对涉外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黄俊]
银行应通过对非融资性内保外贷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积极挖掘客户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助力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
[薛键]
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对贸易融资业务做好更有针对性、更为完备的风险控制。
[荣蓉 韩英彤 白琳]
商业银行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积极参与各项金融改革,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服务发展新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王敏]
当前,应借助浦东离岸金融体系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进一步活跃金融创新,进而强化金融市场体系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支撑能力。
[张婷]
构建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将有利于上海持续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创新
[王莹丽 安文强]
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际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其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曹啸 卜俊飞]
浦东新区作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其先行先试的实践成果将为上海和全国的金融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陈光]
以代开证为抓手,财务公司通过提供相关的结售汇、付汇、贸易融资等综合服务,使国际业务实现了全链条、全流程、全品种的一站式服务,丰富了财务公司的产品体系,提高了财务公司的综合服务水平。
[王雪艳]
企业通过把境外资金管理的内控标准和内控流程嵌入资金信息系统,可对境外资金进行多级管控,并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