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网 -艾牛棋牌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业务探求差异化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3期 作者:曾刚 唐蜜 编辑:韩英彤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股份制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拓展,其交易银行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分工、协同机制仍有待完善,同时还需要建立有差异的考核指标体系。

从全球范围的实践看,业界对交易银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德意志银行首次提出“交易银行”(tb,transaction banking)概念并布局相关业务,随后被欧美众多银行吸收采纳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大型银行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当时,全球贸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公司为发展跨国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对银行的业务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受益于早期的发展红利,众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欧美银行,依托信息通讯技术以及对国际法律和海关规定的解读,打破了各国在贸易间的诸多壁垒,实现了银行对企业客户在商贸服务、国际跨境结算、外汇管理等多方面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在国内,受客户竞争日趋加剧、净息差持续收窄以及科技不断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大中型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把交易银行作为对公业务转型和突破的重点,在组织架构优化、产品创新以及场景与平台搭建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多数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部开展贸易金融业务,笔者将重点围绕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展开分析。

 

交易银行内涵的演变及其意义

交易银行业务起源于更为传统的一个概念,即贸易金融。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界定,狭义的贸易金融是商业银行为贸易买卖双方办理的各项国际或国内结算业务,以及在结算业务项下,根据相关的贸易背景和交易流程,为贸易客户提供与贸易结算关联的短期和长期融资便利。围绕狭义的贸易金融概念,商业银行早期的贸易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国际信用证、汇款、托收等国际结算产品,以及国际贸易融资、国际保函、备用信用证、外币贷款等跨境担保及融资产品,重点服务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外向型企业。这类以“全球”“贸易”“结算”为特征的金融服务,在商业银行中被称为“全球交易银行(服务)”(gtb,global transaction banking),这也就是早期的交易银行业务。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
网站地图